在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在陕西西安召开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嘉兴市体育局等9家单位和8名个人荣获表彰。
被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是:嘉兴市体育局、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嘉兴市秀洲区教育体育局、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嘉兴市平湖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鸿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嘉兴市桐乡市洲泉镇、嘉兴市游泳运动协会;荣获“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的是:项志萍(女)、徐 冲、周翠英(女)、盛寒胜、李钢、王忠伟、凤豪鹏、陆燕(女)。
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奥运争光计划,毛宏芳市长担任市体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组长,强化市域统筹,创新融合共促,推动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实施健康嘉兴全民健身专项行动,全民健身工程连续五年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开创了“社区运动家”数字体育改革新局面,央视焦点访谈于8月11日《全民健身,动起来!》栏目播出,展现了共同富裕背景下全民健身供给侧数字化改革景象。并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体育行业8个基地之一。通过搭平台、串场地、建社群、优服务、健身心,“社区运动家”覆盖285个社区(行政村),深化全民健身试点,提升基层公共体育服务组织水平
构建“5分钟见绿 10分钟健身”生活圈
全市建成绿道1390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7平方米。体育社会组织活动显著增强,每千人拥有2.6余名体育指导员,每万人体育健身组织达15个。在全省率先开设并办好一年一届的市民运动会,满足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等各类人群健身需求,带动参与健身运动市民累计超100万人次。成功举办2019年嘉兴国际马拉松、2020嘉兴马拉松线上赛、2021复兴之路·薪火驿传百公里接力赛。每年公益大培训不少于20个大项,累计受益人数超50余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39%;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3%以上。
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焕发新动能
签订长三角、杭州都市圈区域合作协议21份,举办2020长三角体育圈全民健身大联动、环意骑行长三角公开赛等20多项次,打开“共建共治共享”体育发展新空间。突出体育“六进”,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布局建设“体医康养”融合实体,积极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促进服务。社会力量兴建秀湖全民健身中心、桐乡市全民健身中心(李宁体育产业园)、万朵城等体育综合体。打造秀洲区潘家浜运动休闲村、平湖市棒垒球运动基地、海宁尖山定向运动小镇等。体育产业增加值82.04亿元,位列全省第四。
竞技体育开创“奥运首金”先河
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青少年阳光体育新格局。王懿律勇夺东京奥运羽毛球混双金牌,再添陕西全运会混双冠军荣膺。共有60名嘉兴健儿参加陕西全运会田径、游泳、体操、水上等13个大项的角逐。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我市将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为初心,谋划出台《嘉兴市体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嘉兴市全民健身现代化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实施“社区运动家”重大标志性工程为牵引,聚力创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收获更多贴心的健身便利。加快体教、体医、体养融合发展及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体育发展“蝶变跃升”,为建设长三角体育现代化先行市,助力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嘉兴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 浙ICP备19019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