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云镇抢抓“体育现代化县创建”历史机遇,以“便民利民”为核心,聚焦社会组织建设、场地设施布局、全民健身活动等关键环节,构建了事业与产业相贯通、传统与现代相协调、体育与文旅相融合的具有大云特色的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截至目前,顺利承办长三角路跑巡回赛;国民体质监测居民体质健康合格率超95%,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本年度嘉善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绩效评估补助获评优秀。
一、以“融合共建”激发全民健身服务联动效能
一是党委政府注重科学顶层设计。成立县体育总会大云镇委员会,推出“1+8”体育社会组织。构建全民健身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四化”机制,定期举办大型群众赛事,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良好氛围。将全民健身有机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规划空间和功能配置。高标准安排全民健身建设经费,2020年工作经费86万,2021元工作经费132万,2022年工作经费151万,实现全民健身经费逐年大幅递增。
二是社会资本参与体育蔚然成风。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鼓励本地知名企业冠名参与赛事,全力打好体育条线与社会力量的“组合拳”。成功打造云澜湾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碧云花园拓展基地,年接待运动休闲人员近7万人次,拥有真人CS、定向越野、露营等近20项精品运动项目,其中CS项目入选2020年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浙建集团、亿里福、拳王实业、云沃农场等公司总斥资近35万,分别冠名大云全民运动会、荧光跑、农耕运动会等健身赛事。
三是健身人才活跃志愿服务一线。充分发挥人才在全民健身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努力培养适应全民健身需要的体育人才,积极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履职工作。加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与4个县级体育协会结对,形成全民健身科学发展和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局面。全镇拥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3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7个村社各有5支以上体育运动队伍,常年活跃一线送培养送指导惠及群众近4000人次。
二、以“扩容提质”领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一是为民办事,提档增量健身场地。将全民健身场地建设纳入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及农村文化礼堂共建共享,鼓励引导盘活存量资源,对各村(社区)篮球场进行全面规范化升级改造;缪家村整体提升工程广场体育设施部分被列入“全县体育设施扩点提质工程”,已完成建设;新增6000米曹家村健身步道,投入12万余元改造提升完成镇活动中心门球场,投入124万余元建设大云村灯光篮球场。
二是科学统筹,建立健全健身网络。完善各类型全民健身设施,确保各村(社区)全民健身场地布局合理,成功打造“15分钟健身圈”,努力实现“10分钟健身圈”。做好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已有场地做到专人专管,实现常态化对群众开放。全镇共有室内外运动场地63片,其中今年新增8片,惠及群众2万余人;体育场地面积58921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
三是数字赋能,聚力聚焦智慧平台。以数字化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升级,加快探索运动家智慧社区升级版建设。今年,在缪家文化中心广场新增智慧化步道、二代智能健身路径、社区健身房等项目,利用“互联网+”,连接起社区、公园和学校的设施器材,打造出趋向整体的公共体育服务,智慧体育理念广泛普及。目前已完成5家“社区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建设,社区运动家平台注册用户超6000人。
三、以“活跃繁荣”凝聚全民健身携手共富力量
一是群众性品牌赛事蓬勃开展。充分结合本地美丽乡村、生态绿道优势,主动承办路跑等高级别省市级大型健身赛事;常态化开展礼堂运动会等贴近群众、符合特色、示范性强、引导性强的“草根”赛事。高标准高质量承办完成2022年长三角路跑巡回赛,主办完成大云镇创建体育现代化镇体育运动季系列活动之趣味足球赛、“寻美环游 共健共富”欢乐跑、微网格广场舞(排舞)大赛、网格农耕趣味运动会等多项品牌赛事,总计参与超4000人次。
二是多样性健身活动点燃热潮。定期举办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健身活动,特色布局全民健身项目,重点发展篮球、足球、乒乓球、老年门球、广场舞等大云群众基础好且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大力推广瑜伽、路跑、健步走、骑行、垂钓等与大云发展相适应的时尚运动项目,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全镇全年举办有一定规模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和培训50余场次,总计参与近30000人次。
三是趣味性体育市集破圈发力。探索“全民健身+”新路径,成功打造具有大云特色的个性化运动体验新场景,引入投篮机、动感单车等潮流运动产品,10余项创意趣味游戏,以传统市集摆摊形式面向群众开放。结合幸福市集的同步运营,营造出一个集吃、喝、游、户外运动、互动社交、网红打卡等于一体的沉浸式体育体验场景,一期体育市集吸引20000余人次参与。
嘉兴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 浙ICP备19019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