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紧紧把握杭州亚运会契机,立足文旅体深度融合和时尚产业优势,创新打造潮·海宁、燃·亚运融合赛道,全力护航亚运、服务亚运、添彩亚运,推动海宁走向亚运,亚运走进海宁,实现合作共赢,双向奔赴。
一、以最高标准护航亚运,展现潮城海宁精气神。
一是城市风貌品质实现大提升。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深入开展全域整治,开展多轮专项督查,排查和整治问题点位2000余个,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93.16万平方米,居嘉兴首位。省内率先开展村、社区迎亚运品质评价,共评选22个迎亚运优秀品质村、社区和15个高品质村、社区(景区村庄)。完成6个城乡风貌样板区创建、推进6个3A级景区村庄和12条乡村精品旅游线建设,重点推进盐官音乐文旅项目和硖石景区“一岛三街区”项目。海宁迎亚运品质大提升工作得到省亚运综合办肯定,并作为县级迎亚运工作经验通过简报刊发。
二是城市治理能力实现大提升。对各类风险隐患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共排查主体80519家,治理各类交通安全隐患1736起,优化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强化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确保“安全稳定、和谐有序”。9月29日至10月6日期间,海宁市社会面总体平稳,市区及钱塘江沿线重点部位、旅游景点秩序井然,网络舆情平稳。
三是城市文明氛围实现大提升。在市区高速进城口、主次干道、公园广场、景区景点等公共场所设置亚运宣传标语、公益广告、景观小品,投放亚运宣传视频,全面浓厚亚运氛围。充分利用海宁日报、大潮APP、海宁电视台等媒体矩阵,“线上宣传+线下活动”开展亚运宣传。铸造“1+N”有礼品牌,亚运期间,全市开展志愿服务28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2.5万余人次,服务群众15万余人次,“浙江有礼·文明潮城”市域文明实践品牌进一步打响。
二、以主动姿态服务亚运,擦亮国际潮城金名片。
一是掀起海宁“潮游热”。发挥区域优势、自然优势、人文优势,主动对接,积极争取,海宁钱江观潮主题线路作为亚奥理事会大家庭成员亚运宾客项目唯一一条杭州市外线路落地海宁。10月2日,百名亚奥理事会大家庭成员应邀到海宁观赏钱江潮,游览海神庙,体验海宁皮影戏、硖石灯彩、蓝印拷花布等非遗项目。海宁之行受到亚运宾客一致好评,凤凰卫视等媒体广泛报道,亚组委专门发来感谢信。此外,亚运外媒采风团、香港亚运代表队等也纷纷被吸引来到海宁,近距离感受国际品质潮城魅力。
二是刮起最炫“时尚风”。“传统非遗”焕发时尚活力,海宁皮影戏、硖石灯彩作为嘉兴唯一入选亚运非遗现场体验的项目入驻亚运村,成为亚运村“最时尚的礼物”。“海宁设计”闪耀亚运会,开启时尚新纪元。虹越花卉以最美景观扮靓亚运村。海宁设计师设计的开幕式服装大量呈现“钱江海宁潮”元素。海宁企业浙江得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亚运中国队“战袍”4000余件。海宁企业设计“云舒霞卷”颁奖礼仪服装并落地成衣。海宁企业浙江美看服饰有限公司为火炬传递的火炬手手、护跑手和志愿者设计制作运动袜。
三是结下深厚“体育情”。以完善的体育设施、优质的训练服务,全力保障亚运会运动队“练”在海宁。依托百里钱塘国际旅游长廊“百年氧道”的优越条件,吸引中国亚运竞走国家队在海宁进行赛前训练,亚运会期间,国家竞走队包揽了竞走项目中所有项目金牌,共获3金2银,中国田径协会特别向海宁方发来感谢信。依托亚洲首座国际标准专业轮滑运动室内场馆——海宁国际轮滑中心,吸引到泰国亚运轮滑队前来备训,以体育为媒,广结深情厚谊。
三、以文旅融合添彩亚运,提升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节会融合,释放叠加效应。今年中秋、国庆、观潮节三节叠加,又喜逢杭州亚运会,海宁以“杭州办会、海宁出彩”为思路,全力打好亚运主题牌。成功举办第30届钱江(海宁)观潮节,围绕“潮·海宁 燃·亚运”主题,全面展示海宁文化之潮、运动之潮、音乐之潮、时尚之潮。观潮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超62.5万人次,实现景区(景区村庄)营收1.53亿元。盐官景区客流量突破历史峰值,累计接待游客17.5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25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54%、186%。杭海城际总客运量达49.54万人次,同比增长173.22%。
二是政策加持,加大引客转化。制定《关于亚运旅游月活动期间调整部分奖励标准的通知》,重点出台亚运旅游月优惠政策,推出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等亚运优惠措施,专项奖励总额度50万元。如对亚运期间团队旅游提高“旅游+住宿”奖励标准、组团旅游先进奖励;对亚运运动员、裁判员、记者、官员等亚运人士实行景区免票。
三是活动纷呈,打造全民盛宴。精心策划并推出“潮·文旅”系列活动,开展祭祀潮神非遗民俗表演、钱塘渔火美食节、文创市集、潮·嘉年华等文旅体融合系列活动,为游客提供“品美食、赏文化、逛集市、听音乐、潮运动”的多元享受,文旅消费持续增长。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非遗馆、游泳馆等场馆纷纷推出“文博护照打卡”、“活力亚运乐享非遗”、“文艺赋美”、“潮阅佳节”等活动,广受市民、游客青睐,人气爆棚,共计接待45600余人次。
嘉兴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 浙ICP备19019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