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竞信息> |
一柄长杆,两刃冰刀,一个直径7.62厘米的冰球,运动员们在冰面上速度飞驰、配合默契,滑行、运球、射球、阻截,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当古老的曲棍球运动从草地来到冰上,为观众带来的是一场场速度与力量的激情对决。
7月23日上午,随着男子甲组决赛的终场哨音响起,2023浙江省青少年冰球锦标赛在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清禾奥体中心完美收官。本次比赛设男子甲组、女子甲组、男女混合乙组3个竞赛组别,吸引了来自嘉兴、杭州、宁波、温州、金华5个地市的15支队伍共249名运动员参赛,经过为期四天的激烈角逐,杭州二队、嘉兴一队、杭州一队分获男子甲组、女子甲组、男女混合乙组冠军。
驰骋冰面“零度”作战 冰球少年逐梦而行
快速移动,激烈拼抢,杀出重围,一杆破门,进了!冰场上,小选手们戴盔披甲,持杆踏冰,来去如风,一枚小小的冰球在球杆下来回传动,伴随着冰刀摩擦冰面的嘶嘶声、你追我赶的呐喊声,现场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高潮。
来自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七年级的吴雨桀还清晰记得,在冰球赛场上第一次进球的感觉,“特别兴奋,很为自己感到骄傲”。
冰球是一项结合了滑冰和曲棍球技艺的冰上竞技运动,由于攻防节奏转换极快,比赛现场极具观赏性,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快速的比赛节奏,高强度的赛场对抗,考验着每一位选手的技术、体力、平衡及团队协作能力。
最初,吴雨桀是一位轮滑选手,小学一年级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学习速度轮滑,后又转练轮滑球,但真正接触冰球运动还不到半年时间。“学校里推广‘轮转冰’,教练就推荐我来练冰球了。刚开始也不太适应,冰面和轮滑球的场地还是不一样的,另外刹车动作区别比较大,后来慢慢地找到了感觉。”因为有一定的轮滑球功底,吴雨桀很快就适应了冰面,达到了冰球运动的基本技术要求,但要从“学会”到“学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冰球的速度更快,所以冲撞力比较大,容易受伤,抢球也要难一点,更需要团队配合和战术。”
在队伍中,吴雨桀打的位置是左前锋,这是整支队伍中对力量、速度和爆发力要求最高的角色。如何在保持速度的情况下,将一只小小的球打进球门,是这位13岁少年必须面对的挑战。短短半年,吴雨桀保持着一周两次的训练频率,耐心、刻苦地训练,在轮滑球功底的加持下,如今的他已经可以在冰面上肆意驰骋,游刃有余,也学会了如何在冲撞中做好自我保护。
在男子甲组决赛中,吴雨桀获得了嘉兴一队场上最佳队员,在谈及这项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时,他坦言体育运动让他学会了以乐观的心态去接受挑战和面对失败。“坚持是最重要的,虽然这次没能拿冠军,但我想只要继续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
冰上运动热潮涌现 北冰南展初见成效
北京冬奥会后,全民冰雪热情持续高涨。本次比赛是嘉兴首次承办省级冰球大赛,而作为承办场地的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冰球场,也是全省首个国际标准冰球场。冰球馆位于学校西门边的清禾奥体中心,一走进场馆便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走进两道门,阵阵寒气扑面而来。
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兼执行校长解礁介绍,为了响应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及“北冰南展东扩西进”的号召,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学校在规划之初便有了建造高规格体育赛事场地的设想。“在谋划学校建设的时候,就设立了几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项目,比如冰上项目、橄榄球项目以及水上项目和射击项目。”
记者了解到,去年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被命名为“嘉兴市‘市队联办’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点”,负责全市冬季项目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此次比赛中嘉兴共有5支代表队参赛,其中4支来自该校。解礁介绍,自学校冰球队组建以来,已在各类竞技舞台上展示出了不俗的表现。“我们的首批学员已经训练两年了,各方面水平目前在全省也保持前列,还有队员已经达到了入选国家队的标准。”
目前,清华附中嘉兴学校正在积极申报“省队联办”训练点,积极为我市冰球运动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后我们会引进更多高规格的赛事,让我们的冰球队员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比赛能提升队员们的竞技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冰球后备人才。”解礁表示。
嘉兴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 浙ICP备19019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