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指导> |
近年来,天凝镇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夯实全民健身群众基础、推动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均衡。2023年,我镇试点开展10个村(社区)配备基层体育委员,打造了由10名基层“体育委员”、10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组成的基层体育工作队伍,打通基层体育服务治理“最后一公里”,真正的把体育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一、“机制赋能”,健全基层体育工作体系。2022年底,我镇全面推行基层体育委员工作机制,设立基层体育委员工作站,工作站设站长、副站长,站长由镇分管体育的领导担任,副站长由镇文化站负责人担任,25个行政村(社区)设立25名基层“体育委员”,建立镇、村两级基层体育委员网络体系。创新“基层体育委员+体育社会指导员”联动机制,通过推行“1+1”联动机制,让基层体育委员参与体育管理,体育社会指导员做好基层体育工作指导,有效解决基层体育力量薄弱问题,加强基层体育力量。同时,建立基层体育委员工作评价机制,对成绩突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褒奖。开展“星级体育委员”评选活动,综合参与率、带动率、评价率、考核率等因素,调动基层体育委员工作积极性。
二、“队伍赋能”,配强基层体育委员。基层“体育委员”是基层体育公共服务的落脚点,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最后一公里”的执行员,也是老百姓身边的公共体育服务员。进一步选优配强基层体育委员,多渠道网罗有特长有情怀的体育协会成员、民间体育达人等加入体育委员队伍,让他们有用武之地。杨庙社区体育委员朱文富是群众熟识的健身“带头人”——社区里建好门球场,他就和各村的门球队协商,不定期组织村与村之间的门球交流赛;村民需要技术指导,他又和县老年体协对接,请专业教练员上门教学,让门球运动在杨庙社区推广开来。朱文富过去是一名体育教师,依托现在的基层体育委员制度,成为一名基层体育委员,能组织得起、组织得好各种体育活动,还能做好指导工作。通过基层体育委员,做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组织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助推基层体育管理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三、“活动赋能”,打造天凝体育品牌。以群众体育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拓展体育委员功能,依托社区运动家、百姓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场地,开展更多适合群众胃口的基层体育活动,使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全民化、常态化,形成“日日有运动、周周有交流、月月有比赛”。今年以来,我镇开展徒步大会、趣味运动会、门球交流赛、健身打卡、乒乓球交流赛等大大小小的基层体育活动50余次。同时,我镇充分传承发挥传统的篮球运动品牌影响力,以文化人聚力、以球强身健体,持续擦亮“篮球文化”金名片。依托“篮球运动”和“辣妈宝贝”两张体育金名片,我们打造了打篮球的“天天”和爱跳舞的“凝凝”两个卡通IP,以“IP”破圈,形成品牌聚合力。2023年,将继续举办天凝镇第二届篮球文化节,不遗余力丰富各类篮球赛事,举办“村BA”篮球联赛、“用篮球对话、让薪火相传”主题活动、海峡两岸篮球青年友谊赛、洪溪村网格篮球赛、《洪家滩篮球印记》摄影展赛、“00后”篮球赛等综合性的篮球活动,以“球”铸魂,打造天凝特色体育品牌IP。
嘉兴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 浙ICP备19019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