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涌翻巨浪,健儿奋勇争潮头。
一个月后,一场燃情盛会——第19届亚运会即将在浙江杭州举行。公园里、广场上,随处可见的亚运吉祥物、亚运海报,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这场体育盛宴越来越近了。
伴随着杭州亚运会的临近,嘉兴也掀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热潮。在各村,“村BA”点燃今夏;在公园、绿道,晨跑夜跑成为新风尚;在健身场所,健身人群活力四射;在文化礼堂,乒乓球室、健身室等应有尽有……
当一座城市与亚运相遇,会有多少精彩?你可以在全民运动中感受体育的生机与活力,在一场场民间赛事中展现大众对亚运的期待,亚运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嘉兴人的生活,也激发起一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跑道上,更稳定、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
全民运动
掀起亚运热潮
“精彩!漂亮!”,近日,在嘉善县洪溪村文化礼堂篮球场的比赛现场,运动员行云流水的一个跳投,引得现场掌声如雷。
这些队员都是当地村民,有的还是学生,一身书卷气,触球的那一刻,摇身变成了小旋风;有的是工人,忙完工作,球场变成了他的战场;有的是村干部,平时斯斯文文的,上了球场却一点都不客气……
这个夏天,除了嘉善外,南湖区、秀洲区、平湖、海盐、桐乡、海宁等地也在举行不同类型的篮球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崭露头角,诠释着“村BA”的无限魅力。
在嘉兴的乡村大地,一场场“村BA”正点燃着人们的运动热情,“人从众”的火爆气氛极具感染力。
这些充满着“乡土味”的运动赛事,或许并没有体育名将参与,也没有高额奖金,却掀起了乡村运动热潮,激发了男女老少对体育的热爱。
今年是亚运年,距离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只有一个月,亚运的氛围正在越来越浓烈。在这个特殊的时间,嘉兴乡村“村BA”的火爆,与亚运氛围互相呼应,成为今年夏天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从城市到乡间,亚运的风已经吹进了嘉兴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吹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眼下,运动锻炼已成为嘉兴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调查显示,我市锻炼人数比例稳步提升,呈现全龄化参与、全项目覆盖特征,参与体育项目的类型丰富。全市居民经常锻炼的人数占比达42.4%,较上年度提升2.1%;健步走、跑步是居民参与的主要项目,占比分别达44.3%和28.6%。
嘉兴人身体力行,让一个个新鲜蓬勃的数据在运动中闪闪发光。
便捷升级
共享亚运多彩
在嘉兴,全民健身场地举步可及,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和美乡村,满目皆是运动之美,满耳皆是快乐之音。
截至2022年年底,嘉兴全市建有各级各类大中型体育场馆2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1平方米。同时,385个“社区运动家”已遍布“家门口”。
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出来,步行不到5分钟,黄女士就来到研究院南面的网球场。在场地门口镜头前刷脸成功后,她拉开门,放下运动器械,开始做热身运动。
去年,单位附近建起社区运动家,新建了地面的室外网球场、足球场、篮球场,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运动的便利性让她成为这里的常客。
时下的嘉兴,正大力推进社区运动家建设,通过数字赋能体育,整合体育场地资源、新建体育社群、配齐社会体育指导员,最大程度方便居民在家门口就近科学健身。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全民健身是实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两大战略的共进策略和重要路径。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对此,嘉兴市坚持体育共富与数字化改革一体融合,在全国首创“社区运动家”数字化改革应用,以“邻里运动”小切口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推进城乡一体“10分钟健身圈”高质量发展,创新探索全民健身与社区治理、健康促进、未来发展融合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嘉兴范式”。
为了让全民共享亚运红利,今年以来全市多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以南湖区为例,从5月10日开始,南湖区28所公办学校38个校区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开放率100%。
公共设施全民共享的背后,是我市以“健身去哪儿”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突破口,加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盘活存量、扩大增量、见绿配体,嘉兴充分利用城市“金边银角”,打造“口袋公园”等“嵌入式体育设施”,有效缓解群众体育健身的供需矛盾。
“办一场会,兴一座城”,借着亚运的东风,嘉兴的城市面貌也在悄然变化。市民家门口,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虽小但实用精致;桥下空间告别脏乱差,成了市民运动新场地;城市道路有了精细管理,闲庭信步别有一番风景。
智造崛起
为亚运注入嘉兴力量
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能直接为一座城市乃至周边带来“流量”收益。
在长三角地区的众多地级市中,嘉兴处于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东靠上海,北靠苏州,南接杭州,地理位置优越。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支持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开放枢纽。
这一重磅文件的发布无疑为嘉兴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也启示嘉兴更要借助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的身份,谋求更高纬度的发展。
近段时间,与亚运相关的“嘉兴智造”频频在各大媒体亮相:为运动员提供服装面料的海宁企业、为亚运场馆供应材料的海盐企业、为亚运场地提供照明和安保器材的秀洲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嘉兴首次以“科技”入驻国际性赛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全球60万套火炬手运动服装面料就出自海宁企业;2018年世界女子暨青年大金属地掷球锦标赛时,亚洲最大的单体专业性地掷球运动场馆在嘉兴诞生;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受中国国家队喜爱的发热雪地运动鞋、被世界各国运动员连连点赞的“智能床”等,均是来自嘉兴的“黑科技”。
尽管未做过专门统计,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近年诸多的世界顶尖体育赛事中,几乎都有“嘉兴智造”的身影。
“祝贺嘉兴获得2025年第20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举办权”,还记得今年1月,亚洲田径联合会理事会一封贺信,让嘉兴这座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因为运动上了头条。
国际顶尖体育赛事举办权花落嘉兴,少不了嘉兴积极的争取姿态、过硬的综合实力以及丰富的办赛经验。
今年7至8月,嘉兴共有4场国家级体育赛事举办。随着国家级赛事频繁落地,嘉兴市正在不断扩大体育“朋友圈”和知名度,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亚运会的到来。
亚运路上,嘉兴无限精彩!期待亚运会这场国际赛事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也期待嘉兴健儿激情竞技为国争光。
来源:读嘉App
嘉兴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 浙ICP备19019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