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 |
5月10日上午,河山镇八泉村文化礼堂呐喊声、加油声、欢笑声不断,2025年桐乡市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在此火热开展。来自开发区、各镇(街道)的参赛队伍齐聚一堂,共享这场充满激情与趣味的体育盛宴。
本次运动会以“全民健身奔共富,共享健康赢未来”和“体育让文化礼堂‘动起来’”为主题,设置了三人制篮球、户外定向、乒乓球、“8”字跳绳、旱地冰壶、拔河、农民趣味团队赛7个类别的项目,既有竞技性的体育赛事,也有充满乡土气息的趣味活动,吸引了全市近600名运动爱好者参赛。
赛场上,各项目精彩纷呈。三人制篮球赛在八泉村篮球场激烈上演,球员们在球场上奔跑、传球、投篮,比分你追我赶,紧张刺激的对抗让观众们呐喊声不断。户外定向比赛中,参赛选手们手持地图,穿梭于村道之间,争分夺秒地寻找打卡点,展现出了智慧与体力的双重较量。
乒乓球比赛现场,各队选手们灵活地挥动球拍,乒乓球在球桌上快速跳跃,旋转、扣杀等精彩瞬间层出不穷。“8”字跳绳比赛中,10名队员默契配合,长绳如银蛇飞舞,队员们鱼贯而入,在绳间轻盈跳跃,形成一道美丽的弧线。
旱地冰壶比赛充满了策略与技巧,选手们小心翼翼地将冰壶推向得分区,队员们围在场地边,仔细观察冰壶的轨迹,不时发出指导和欢呼声。拔河比赛则是力量的对决,参赛队员们紧握长绳,身体后倾,齐心协力地往后拉,现场加油声震天动地,气氛达到了高潮。
作为本次文化礼堂运动会的东道主,河山镇是蚕桑文化活态传承地。本次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也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在农民趣味团队赛中因地制宜设置了喂蚕食、挑蚕茧、滚蚕匾三项充满了浓郁乡土气息的项目。
在喂蚕食的比赛现场,每队队员成一路纵队排好,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首位队员捧着装满桑叶的竹篓一跃而起,在用长条蚕凳搭成的“5”字形状的跑道小心翼翼地跑了起来。当跑到蚕凳拐角地面处放置的蚕匾时,选手们需在狭窄的蚕凳上保持平衡,俯身往每个蚕匾里撒下桑叶,就如投喂蚕宝宝一般。
“小心!脚落地了!”比赛中一名队员不慎踩空,引来场外善意的提醒——根据规则,每只脚落地一次需加时2秒。只见队员们屏气凝神,脚步轻稳如猫,接力时竹篓里的桑叶簌簌颤动,却几乎无人洒落。当最后一名队员冲过终点时,计时秒表与欢呼声同时定格,丰收的喜悦在蚕凳间流淌。
喂蚕食考验耐心与平衡,挑蚕茧则比拼力量与技巧。30斤重的担子压上肩头,选手们瞬间化身“挑夫”,在20米跑道与标志杆间穿梭。“蛇”形绕杆考验着平衡感与方向感,扁担两端的箩筐里,雪白的“蚕茧”随着步伐轻轻摇晃,仿佛满载着秋日的收获。
滚蚕匾比赛现场也是高潮迭起。每队选手们接力上场,俯身将圆形蚕匾贴地推滚,蚕匾宛如一轮“满月”向前飞驰。绕过标志杆时,只见选手们精准控制力度,尽力不让蚕匾便歪斜倒地。
最终,各项目的团体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各落其主,但比名次更珍贵的,是这场运动会点燃的乡村活力与文化共鸣——当蚕凳、扁担、蚕匾成为赛场“主角”,传统农耕文化便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焕发了新的生机,选手们在比赛中重温农事场景,围观群众也在呐喊中回溯乡土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河山镇还专门推出了“运动+文旅”专线,让农村文化礼堂与体育赛事交融,展现文旅体共同发展。
近年来,河山镇以文化的理念发展全域旅游,让蚕桑丝韵在文旅融合中焕新;以旅游方式展示水乡文化,将蚕花胜会千年民俗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场景;以体育精神激发城市活力,让河山乡村马拉松的激情成为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讲好“风雅桐乡、锦绣河山”农文旅体深度融合的发展故事。
河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山将继续推进体育基建、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引入社会力量,在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同时深度融合文旅元素,让前来打卡的游客不仅能够感受到小镇运动的活力,更能在蚕桑研学中,近距离感受千年蚕桑文化的魅力,品味“乐游桐乡”的独特文化温度。
小小的文化礼堂,迸发出巨大的奋进能量。今年是桐乡第六次举办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不仅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农村地区的开展,让文化礼堂真正“动”了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桐乡市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的龙舟比赛项目将于日后在崇福镇运河文化历史街区开展。
嘉兴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 浙ICP备190195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