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体函[2022] 03号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8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11-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体育局

    顾旭东委员:

    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关于在嘉兴市体育运动场所人员强制性急救知识培训与配置安装专业AED急救设备的建议”收悉,现就在嘉兴市体育运动场所人员强制性急救知识培训与配置安装专业AED急救设备的建议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精神,加快“体医融合”,推进公共体育场所的安全保障体系建成,目前嘉兴市体育中心、嘉兴市体育馆、嘉兴国际网球中心、嘉兴市少体校、秀湖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场所已配备AED。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公共场所AED配置,市委将AED配置列入“学党史、惠民生、办实事”三年行动计划,市政府将其列入民生实事工程,今年计划在体育场所安装5台AED配备,并对每台AED配备不少于5名持证救护人员。但从现实需求看,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局将积极会同市卫健委和市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研究进一步加大体育场馆AED配置的力度,加强对体育场馆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和救护员取证培训,努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贡献力量。

    一、政策支持,普及公共急救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提到:“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诸多省市也有相关“院前急救服务条例”和“文明促进条例”中都有关于普及AED,普及急救培训的说明。因此,公共急救和AED的普及是社会文明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大战略。

    二、积极动员,落实配置计划

    我局将会同市卫健委,推动落实公共体育场馆、社会性体育经营场所AED配置计划;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财政支持补贴一部分设备费用,实现AED设备能配尽配;鼓励系统内单位、社团、协会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品牌创建和志愿队伍建设工作,推动我市公共体育场馆急救普及工作深入开展。

    三、完善体系,担起配置责任

    AED的配置,其费用问题是全面推行较大的阻碍,我局将联合市卫健委、市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完善准入文件,按场所性质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和出资单位,由相关部门或场所负责购置AED。同时,合理设置和摆放AED设备,明确位置标识,以便尽快实施救助,使公民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

    四、加强培训,提升救治水平

    联合市卫健委安排符合条件人员作为师资参与培训,尤其是AED等应急救治能力培训,并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急救知识的宣贯。逐步扩大急救培训向公众的普及力度,让突发心脏疾病患者有更多生存机会,让城市公共卫生文明更深入民心。

    五、重视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发挥媒体作用,通过广播、户外广告设施、电子屏幕、宣传栏等方式,进行急救案例、常识等方面的报道,通过微信、抖音、微博等平台,推出丰富多样,容易被接受的科普文章、视频等。充分利用互联网普及、传播急救知识,在推广AED过程中致力提升市民群众的急救常识,努力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嘉兴体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体育局

    2022年8月15日

    联系处室:法规产业处

     联系人:璜觉

    联系电话:89976392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嘉市体函[2022] 03号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8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11-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体育局

    顾旭东委员:

    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关于在嘉兴市体育运动场所人员强制性急救知识培训与配置安装专业AED急救设备的建议”收悉,现就在嘉兴市体育运动场所人员强制性急救知识培训与配置安装专业AED急救设备的建议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精神,加快“体医融合”,推进公共体育场所的安全保障体系建成,目前嘉兴市体育中心、嘉兴市体育馆、嘉兴国际网球中心、嘉兴市少体校、秀湖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场所已配备AED。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公共场所AED配置,市委将AED配置列入“学党史、惠民生、办实事”三年行动计划,市政府将其列入民生实事工程,今年计划在体育场所安装5台AED配备,并对每台AED配备不少于5名持证救护人员。但从现实需求看,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局将积极会同市卫健委和市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研究进一步加大体育场馆AED配置的力度,加强对体育场馆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和救护员取证培训,努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贡献力量。

    一、政策支持,普及公共急救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提到:“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诸多省市也有相关“院前急救服务条例”和“文明促进条例”中都有关于普及AED,普及急救培训的说明。因此,公共急救和AED的普及是社会文明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大战略。

    二、积极动员,落实配置计划

    我局将会同市卫健委,推动落实公共体育场馆、社会性体育经营场所AED配置计划;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财政支持补贴一部分设备费用,实现AED设备能配尽配;鼓励系统内单位、社团、协会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品牌创建和志愿队伍建设工作,推动我市公共体育场馆急救普及工作深入开展。

    三、完善体系,担起配置责任

    AED的配置,其费用问题是全面推行较大的阻碍,我局将联合市卫健委、市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完善准入文件,按场所性质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和出资单位,由相关部门或场所负责购置AED。同时,合理设置和摆放AED设备,明确位置标识,以便尽快实施救助,使公民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

    四、加强培训,提升救治水平

    联合市卫健委安排符合条件人员作为师资参与培训,尤其是AED等应急救治能力培训,并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急救知识的宣贯。逐步扩大急救培训向公众的普及力度,让突发心脏疾病患者有更多生存机会,让城市公共卫生文明更深入民心。

    五、重视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发挥媒体作用,通过广播、户外广告设施、电子屏幕、宣传栏等方式,进行急救案例、常识等方面的报道,通过微信、抖音、微博等平台,推出丰富多样,容易被接受的科普文章、视频等。充分利用互联网普及、传播急救知识,在推广AED过程中致力提升市民群众的急救常识,努力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嘉兴体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体育局

    2022年8月15日

    联系处室:法规产业处

     联系人:璜觉

    联系电话:89976392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嘉兴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 浙ICP备19019542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33040202000309号 网站标识码:33040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