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体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锚定“两个强市”(体育强市、赛事强市)建设总目标,紧扣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主线,高站位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年”与党纪学习教育,高标准落实省市体育工作重点任务,高水平抓好各项工作,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治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11平方米,同比增长5.4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1%;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4.4%,位列全省第二;嘉兴籍运动员在全国以上大赛中获金牌73枚;体育彩票年销售总额31.14亿元,列全省第4位,增幅达16.07%。
一、党建引领把稳政治建设“方向盘”
加强政治建设,凝心聚力铸忠诚。强抓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全面落实各级党组织“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全年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达32次。持续擦亮“活力嘉兴”、“五色五环,同心同筑”等党建品牌建设。开展“观国画,守根脉”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加强思想建设,固本培元夯基础。深入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年共开展党支部集中学习14次。专题研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作专题辅导。加强组织建设,党建引擎锻“铁军”。开展“五强”先锋党支部建设和“党性体检”,实行“先锋指数”评价管理,常态长效开展为民办事、为企纾困、为基层减负活动。市体育系统与市文化系统共同合办“铸魂强基、赋能提质”青年干部培训班,邀请东京奥运冠军王懿律等开展主题宣讲。健全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完成工会换届,推行岗位练兵、巾帼建功活动。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提升单位形象。以“项目化推进”“任务式领办”方式抓好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局党组书记、党组成员、各支部书记每年领办1个党建项目,并建立“月调度、季检查、半年研判”机制。落实结对共建,2024年落实联建经费5万元,帮扶联建村(社区)开设体育彩票销售点4个,解决就业7人。助力山海共富,捐资10万元助力丽水市青田县祯步镇新建综合性公共运动场。加强纪律建设,全力营造廉政生态。始终贯穿党纪条例主题教育。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分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局党组书记作《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党课,邀请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教授专题辅导《条例》学习。组织参观南湖红廉馆。对标巡察整改“回头看”,持续抓实抓细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加强制度建设,有力促进规范管理。持续推进《嘉兴市全民健身服务保障条例》施行。出台《嘉兴市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嘉兴市体育局信访事项办理工作制度》等14项制度,构建起“受理范围、办理形式、工作制度”的“3+3+3”信访事项办理工作体系。全年办结信访件163宗,100%及时有效办结。
二、厚植基础催生群众体育“新活力”
完成民生实事任务,统筹布局覆盖全市城乡41个培训点,安排860万元年度财政预算资金,对21018名(农村5565名)3-5年级小学生开展游泳公益培训,实现提升技能、预防溺水目标,获央视新闻周刊、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体育报、浙江日报等宣传报道,并获省体育局、省游泳协会充分肯定。加大体育场地供给,上线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120家,年度新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22个,累计建成基层体育场地设施21265个。经开区时尚体育中心、国际台球中心、平湖城西运动飘带、海宁静安全民健身中心、亚洲举重训练中心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抓实做优“国字号”创建,国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形成乡(镇)村(社区)全民健身(运动健康)中心与三甲医院耦合发展格局,国家体育总局局、司、处级领导充分肯定我市镇级智慧化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医疗侧“运动处方”研发、体卫融合“测评导练”数字化闭环管理等试点成果。夯实基层体育工作,完成国民体质监测样本2160例。全市848名基层体育委员牵头组建1103支村(社区)级健身队伍,组织各类群体活动1027场,参与人数达15.8万余人。
三、多点发力打造竞技体育“新成果”
聚力备战保障,配合国家集训单位做好嘉兴籍运动员参赛保障,配合省训练单位做好嘉兴籍运动员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嘉兴籍运动员在全国以上各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金牌73枚、银牌49枚、铜牌40枚,奖牌总计162枚;其中李冬崟在第33届夏季奥运会获女子500米四人皮艇第五名的最好成绩。深化体教融合,建立体教融合项目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机制,重点推进田径、棒球、冰上等25个项目与37所学校(单位)与市联办运动队,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体育局、清华附中嘉兴学校三方共建共享冰上项目。加强队伍建设,全年新注册运动员8291人次,新增国际健将3人次、新增国家一级运动员94人次、国家二级运动员283人次,新增国家一级裁判员49人、国家二级裁判员342人。制定实施“名教练工作室”评估工作及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组织全市180名训竞管理干部和教练员举办年度培训班。完善训竞管理,开展水上、射击单位安全生产检查整改工作,实施“赛风赛纪整治年”教育整治活动,组织21198名运动员、教练员等开展反兴奋剂和赛风赛纪教育培训活动,实现参训人数全省第一。完善奖励政策,会商市财政局研制《嘉兴市体育贡献奖励办法》。注重完善人才培养奖励机制,努力提升国家级及以上赛事、省运会等奖励标准。
四、创新发展按下体育产业“加速键”
完善产业政策,安排年度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406万元及市级财政资金34.45万元,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财政补助。拉动体育经济,2023年嘉兴体育产业总产值达455.39亿元,增加值147.60亿元,同比增长6.49%,占GDP的比重达2.1%。全市体育产业名录库入库单位4140家,规上企业31家。发放体育消费券200万元,用户实付人数9247人,核销率达80.31%,带动产出559.48万元。推动文体旅融合,电子竞技、名人流量等激活体育经济新动能。中国体育电视网总部基地及世界电子竞技总部基地项目成功落地;“文韬武略英雄荟”嘉兴子城论剑——以武会友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平湖林埭镇徐家埭村“中国棒球第一村”品牌持续擦亮,并启动成人棒球场项目建设;洛克体育综合体、日光域营地乐园等“体育+”项目正式运营。完成年度“环浙步道”嘉兴段192公里建设任务。推动体彩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体育彩票推广与公益活动,体育彩票年销售总额31.14亿元,列全省第4位,增幅达16.07%,占彩票(体彩、福彩)市场份额68.35%,筹集体彩公益金7.20亿元,同比增长13.84%,年度销售实体店净增41家,总计达866家。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加大《嘉兴市本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宣传力度,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研究投资方案、完善项目建议书,共同推进嘉兴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听取体育专家意见建议,协助、指导嘉服集团完成嘉兴市体育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建设。
五、提能升级激活品牌赛事“新动能”
不断丰富群众赛事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市级以上群体赛事202场,参赛人数达5万余人次。借助“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首创“工BA”篮球赛IP。举办运动促进健康科学大讲堂83场,惠及群众近4.8万人。成功举办嘉兴市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推广青少年体育竞赛,全年开展青少年单项锦标赛、阳光体育竞赛40余项次;举办青少年羽毛球、篮球、高尔夫等“U系列”赛事10余项次。组织参加省级赛事100项次。承办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全国女排冠军赛、全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0组比赛等国家级竞技体育赛事。积极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圆满举办2024嘉兴马拉松,协调54个市级部门和3个区,共投入安保、医务、志愿者等共11515人,强化赛事保障。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共2万名选手参赛。嘉马主题全媒全网传播量超1.8亿。据携程大数据平台统计,赛事周(11月18日-24日)全市共引入客流85万人次,线上交易平台显示总消费金额超7400万元。此外,承办2024壶铃世界杯、第15届东亚壁球锦标赛、第十届中国·海宁国际速度轮滑公开赛等国际级赛事,“当湖十局杯”围棋快棋赛、“秦山核电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等国家级赛事。在全省率先启动赛事“三进”活动,推动90余项次赛事活动进景区、街区、商圈,参赛人数超4万人次,直接撬动消费超5700万元。
六、注重安全推进体育治理“新提升”
完善体育赛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赛事活动管理“1+N”制度体系,制定《嘉兴市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和《嘉兴市体育局体育赛事活动承办绩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嘉兴市赛事活动“熔断”机制实施细则》等13项子办法,提升赛事治理能力。规范体育社团组织,指导新成立1家市级体育社团,完成5家市级体育社会团换届工作。配合民政部门对38家市级体育社团、17家体育俱乐部实施年度检查。举办“清廉体育”社会组织推进会暨市级体育社会组织秘书长培训班。加大政府采购行为管理和公平竞争审查,建立健全《嘉兴市体育局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嘉兴市体育局合同管理制度》等内审管理规范。制定出台《嘉兴市体育局公平竞争审查办法》,切实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防范安全风险,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抽查全市24家公共体育场所、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高危险性经营场所、体育健身领域机构。开展游泳场所“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举办4期游泳救生员培训班、2期初级游泳指导员培训班。
2024年,全市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体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锚定“两个强市”(体育强市、赛事强市)建设总目标,紧扣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主线,高站位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年”与党纪学习教育,高标准落实省市体育工作重点任务,高水平抓好各项工作,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治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11平方米,同比增长5.4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1%;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4.4%,位列全省第二;嘉兴籍运动员在全国以上大赛中获金牌73枚;体育彩票年销售总额31.14亿元,列全省第4位,增幅达16.07%。
一、党建引领把稳政治建设“方向盘”
加强政治建设,凝心聚力铸忠诚。强抓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全面落实各级党组织“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全年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达32次。持续擦亮“活力嘉兴”、“五色五环,同心同筑”等党建品牌建设。开展“观国画,守根脉”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加强思想建设,固本培元夯基础。深入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年共开展党支部集中学习14次。专题研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作专题辅导。加强组织建设,党建引擎锻“铁军”。开展“五强”先锋党支部建设和“党性体检”,实行“先锋指数”评价管理,常态长效开展为民办事、为企纾困、为基层减负活动。市体育系统与市文化系统共同合办“铸魂强基、赋能提质”青年干部培训班,邀请东京奥运冠军王懿律等开展主题宣讲。健全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完成工会换届,推行岗位练兵、巾帼建功活动。加强作风建设,着力提升单位形象。以“项目化推进”“任务式领办”方式抓好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局党组书记、党组成员、各支部书记每年领办1个党建项目,并建立“月调度、季检查、半年研判”机制。落实结对共建,2024年落实联建经费5万元,帮扶联建村(社区)开设体育彩票销售点4个,解决就业7人。助力山海共富,捐资10万元助力丽水市青田县祯步镇新建综合性公共运动场。加强纪律建设,全力营造廉政生态。始终贯穿党纪条例主题教育。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分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局党组书记作《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党课,邀请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教授专题辅导《条例》学习。组织参观南湖红廉馆。对标巡察整改“回头看”,持续抓实抓细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加强制度建设,有力促进规范管理。持续推进《嘉兴市全民健身服务保障条例》施行。出台《嘉兴市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嘉兴市体育局信访事项办理工作制度》等14项制度,构建起“受理范围、办理形式、工作制度”的“3+3+3”信访事项办理工作体系。全年办结信访件163宗,100%及时有效办结。
二、厚植基础催生群众体育“新活力”
完成民生实事任务,统筹布局覆盖全市城乡41个培训点,安排860万元年度财政预算资金,对21018名(农村5565名)3-5年级小学生开展游泳公益培训,实现提升技能、预防溺水目标,获央视新闻周刊、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体育报、浙江日报等宣传报道,并获省体育局、省游泳协会充分肯定。加大体育场地供给,上线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120家,年度新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22个,累计建成基层体育场地设施21265个。经开区时尚体育中心、国际台球中心、平湖城西运动飘带、海宁静安全民健身中心、亚洲举重训练中心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抓实做优“国字号”创建,国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形成乡(镇)村(社区)全民健身(运动健康)中心与三甲医院耦合发展格局,国家体育总局局、司、处级领导充分肯定我市镇级智慧化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医疗侧“运动处方”研发、体卫融合“测评导练”数字化闭环管理等试点成果。夯实基层体育工作,完成国民体质监测样本2160例。全市848名基层体育委员牵头组建1103支村(社区)级健身队伍,组织各类群体活动1027场,参与人数达15.8万余人。
三、多点发力打造竞技体育“新成果”
聚力备战保障,配合国家集训单位做好嘉兴籍运动员参赛保障,配合省训练单位做好嘉兴籍运动员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嘉兴籍运动员在全国以上各级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共获金牌73枚、银牌49枚、铜牌40枚,奖牌总计162枚;其中李冬崟在第33届夏季奥运会获女子500米四人皮艇第五名的最好成绩。深化体教融合,建立体教融合项目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机制,重点推进田径、棒球、冰上等25个项目与37所学校(单位)与市联办运动队,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体育局、清华附中嘉兴学校三方共建共享冰上项目。加强队伍建设,全年新注册运动员8291人次,新增国际健将3人次、新增国家一级运动员94人次、国家二级运动员283人次,新增国家一级裁判员49人、国家二级裁判员342人。制定实施“名教练工作室”评估工作及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组织全市180名训竞管理干部和教练员举办年度培训班。完善训竞管理,开展水上、射击单位安全生产检查整改工作,实施“赛风赛纪整治年”教育整治活动,组织21198名运动员、教练员等开展反兴奋剂和赛风赛纪教育培训活动,实现参训人数全省第一。完善奖励政策,会商市财政局研制《嘉兴市体育贡献奖励办法》。注重完善人才培养奖励机制,努力提升国家级及以上赛事、省运会等奖励标准。
四、创新发展按下体育产业“加速键”
完善产业政策,安排年度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406万元及市级财政资金34.45万元,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财政补助。拉动体育经济,2023年嘉兴体育产业总产值达455.39亿元,增加值147.60亿元,同比增长6.49%,占GDP的比重达2.1%。全市体育产业名录库入库单位4140家,规上企业31家。发放体育消费券200万元,用户实付人数9247人,核销率达80.31%,带动产出559.48万元。推动文体旅融合,电子竞技、名人流量等激活体育经济新动能。中国体育电视网总部基地及世界电子竞技总部基地项目成功落地;“文韬武略英雄荟”嘉兴子城论剑——以武会友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平湖林埭镇徐家埭村“中国棒球第一村”品牌持续擦亮,并启动成人棒球场项目建设;洛克体育综合体、日光域营地乐园等“体育+”项目正式运营。完成年度“环浙步道”嘉兴段192公里建设任务。推动体彩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体育彩票推广与公益活动,体育彩票年销售总额31.14亿元,列全省第4位,增幅达16.07%,占彩票(体彩、福彩)市场份额68.35%,筹集体彩公益金7.20亿元,同比增长13.84%,年度销售实体店净增41家,总计达866家。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加大《嘉兴市本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宣传力度,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研究投资方案、完善项目建议书,共同推进嘉兴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听取体育专家意见建议,协助、指导嘉服集团完成嘉兴市体育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建设。
五、提能升级激活品牌赛事“新动能”
不断丰富群众赛事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市级以上群体赛事202场,参赛人数达5万余人次。借助“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首创“工BA”篮球赛IP。举办运动促进健康科学大讲堂83场,惠及群众近4.8万人。成功举办嘉兴市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推广青少年体育竞赛,全年开展青少年单项锦标赛、阳光体育竞赛40余项次;举办青少年羽毛球、篮球、高尔夫等“U系列”赛事10余项次。组织参加省级赛事100项次。承办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全国女排冠军赛、全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0组比赛等国家级竞技体育赛事。积极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圆满举办2024嘉兴马拉松,协调54个市级部门和3个区,共投入安保、医务、志愿者等共11515人,强化赛事保障。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共2万名选手参赛。嘉马主题全媒全网传播量超1.8亿。据携程大数据平台统计,赛事周(11月18日-24日)全市共引入客流85万人次,线上交易平台显示总消费金额超7400万元。此外,承办2024壶铃世界杯、第15届东亚壁球锦标赛、第十届中国·海宁国际速度轮滑公开赛等国际级赛事,“当湖十局杯”围棋快棋赛、“秦山核电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等国家级赛事。在全省率先启动赛事“三进”活动,推动90余项次赛事活动进景区、街区、商圈,参赛人数超4万人次,直接撬动消费超5700万元。
六、注重安全推进体育治理“新提升”
完善体育赛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赛事活动管理“1+N”制度体系,制定《嘉兴市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和《嘉兴市体育局体育赛事活动承办绩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嘉兴市赛事活动“熔断”机制实施细则》等13项子办法,提升赛事治理能力。规范体育社团组织,指导新成立1家市级体育社团,完成5家市级体育社会团换届工作。配合民政部门对38家市级体育社团、17家体育俱乐部实施年度检查。举办“清廉体育”社会组织推进会暨市级体育社会组织秘书长培训班。加大政府采购行为管理和公平竞争审查,建立健全《嘉兴市体育局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嘉兴市体育局合同管理制度》等内审管理规范。制定出台《嘉兴市体育局公平竞争审查办法》,切实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防范安全风险,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抽查全市24家公共体育场所、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高危险性经营场所、体育健身领域机构。开展游泳场所“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举办4期游泳救生员培训班、2期初级游泳指导员培训班。
嘉兴市体育局版权所有 © 浙ICP备19019542号-1